稀土在鎂合金中的作用
1、稀土對鎂合金熔體的凈化作用
稀土對鎂合金熔體有很好的凈化作用,具有除氫凈化及除氧化夾雜物的作用。
在熔煉過程中,由于鎂的化學性質非?;顫?,易與水氣發生反應使鎂合金具有較強的析氫傾向。在鎂合金液有較大的溶解度的氫,會導致鑄件產生氣孔、針孔及縮松等鑄造缺陷。在鎂合金熔煉過程中加入稀土,稀土元素與水氣和鎂液中的氫反應,生成高熔點的稀土氫化物和稀土氧化物,比重較輕的稀土氫化物和稀土氧化物上浮成固體渣,從而達到除氫的目的。
鎂與氧結合形成穩定的MgO,是鎂合金中形成氧化夾雜物的主要原因。夾雜物使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耐蝕性能降低,且易使合金產生疲勞裂紋等。由于稀土元素與氧的親和力更大,因此在鎂溶液中加入稀土元素,稀土將優先與氧結合而生成稀土氧化物,從而達到去除氧化物夾雜的作用。
2、稀土的阻燃作用
由于鎂與氧極易發生反應,因此鎂合金在熔煉和澆注過程中易氧化燃燒。鎂與氧反應生成的表面MgO膜,致密度系數αMg<1,疏松多孔,不能有效阻止氧穿透該氧化膜;且MgO的導熱系數小,不利于熱量的擴散,會加劇鎂的氧化和燃燒。稀土元素加入鎂合金后,與氧發生反應或與MgO中氧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稀土氧化物RE2O3,該稀土氧化物的致密度系數α>1,能夠有效阻止氧穿透氧化膜與鎂發生反應。
3、 稀土對鎂合金鑄態組織的影響
稀土元素在鎂合金中的固溶度極低,易在固/液界面前沿富集,從而增大了合金的成分過冷而使分枝過程加劇,二次枝晶增多,最終使枝晶間距減小,使晶粒內部組織得到細化。Mg-A1系鎂合金典型鑄態組織主要由。α-Mg基體相和p相(Mgl7A112)構成。β相沿晶界呈不連續網狀分布,也有少部分分布于晶粒內部。在熔煉過程中加入稀土,稀土元素與合金中的Al形成針狀或條狀的鋁稀土新相,這些化合物大部分偏聚在晶界上,阻礙了晶粒的進一步長大,從而細化了晶粒。由于稀土鋁相的生成奪取子合金中的A1,使網狀的Mgl7Al12相逐漸變為斷續、彌散分布的骨骼狀。
4 、稀土對鎂合金固溶和時效處理態組織的影響
鎂合金在固溶時,形成過飽和的α-Mg固溶體,隨后的時效過程中,過飽和。固溶體直接析出非共格的平衡相,不存在預沉淀或過渡相。如Mgl7Al12相在形成方式上有連續析出和非連續析出兩種方式,非連續析出大多從晶界或位錯開始,Mgl7Al12相以片狀形式按一定取向往晶內生長,附近的。固溶體同時達到平衡濃度,從晶界開始的非連續析出進行到一定程度后,晶內產生連續析出。如果合金中存在稀土,稀土在凝固過程中與Al結合,形成條狀及針狀的穩定的富鋁稀土相,該相固溶及時效時溶解并不明顯,在α-Mg基體中的形態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。減少了高溫下因溶解-析出過程而造成的原子擴散,故熱穩定性高。時效過程中,由于鋁稀土相對Al的“釘扎”作用,使α-Mg中A1的濃度減小,延緩了時效硬化效果,滯后了硬度峰值的出現時間。
5 、稀土對鎂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
稀土元素加入鎂合金能夠細化合金晶粒,使晶粒尺寸變小,根據霍耳-配奇關系式,多晶體的屈服強度與晶粒尺寸成反比,晶粒越細小屈服強度越高。研究表明,在鎂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還可顯著提高合金的高溫性能。鎂能與多種稀土元素形成固溶體,從而達到固溶強化的作用。Cd和Y具有良好的固溶強化作用,目前已成功開發了如Mg-Y-Nd-Zr和Mg-Gd-Y-Zr系等稀土鎂合金,在300℃時仍具有優良的抗蠕變性能。
6 、稀土對鎂合金耐蝕性的影響
鎂合金化學性質活潑,置于空氣或溶液中表面都會形成一層很薄的氧化膜,這種多孔狀的氧化膜抗腐蝕性能很差,極易被腐蝕。在鎂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,可有效改變合金腐蝕層結構,強化陰極相控制,影響合金腐蝕的電化學過程,從而提高鎂合金的耐蝕性能。
鎂釓中間合金Mg-Gd
鎂釔中間合金Mg-Y
鎂釹中間合金Mg-Nd
鎂鑭中間合金MgLa